三月春风拂蜀地,红色薪火永相传。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继续教育部创新打造“红色铸魂+团队赋能”教育实践品牌,于3月31日组织全体教职工赴大邑建川博物馆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21名党员群众通过“沉浸式研学+竞技式拓展”的融合模式,在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中淬炼初心,在团队协作中凝聚发展合力。
立体化研学:文物说话 历史明志

在“中流砥柱馆”斑驳的抗战家书前驻足,于“百年礼赞展”泛黄的历史影像中沉思。全体教职工沿着“川军抗战馆-国防兵器馆-抗震救灾馆”的红色脉络,触摸革命文物的时代温度。支部书记胡文彬在《中流砥柱》情境党课中,以“一把军号”“半面党旗”等展品为切入点,生动诠释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亡关头的历史担当。别开生面的党史知识竞赛突破传统模式,教职工们化身历史见证者现场作答,创新采用沉浸式互动形式。教职工们化身历史见证者现场作答,扫描二维码即可获取题目,在身临其境的体验中与历史对话。这种交互式的学习方式,让红色历史从书本文字真正“活”进了每位参与者的心里。

沉浸式拓展:寓教于行 聚力致远
午后春雨里,工会徒步活动化身“移动课堂”。教职工们穿梭于博物馆生态园区,在“红色知识闯关赛”中接受智慧与体力的双重考验。红色知识趣味问答考验理论功底,红色歌曲续接唤醒红色记忆,看图我猜解码革命密码。积分排行榜实时更新,电动洗手机等文创奖品既承载历史温度,又彰显时代新意。当最后一组队员冲过终点时,团队协作的掌声与学习收获的笑语在春风里交响。
实践新范式:三维赋能 蓄力发展
本次活动开创“三维立体”教育新范式:以文物实证构筑信仰之基,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以竞技互动激活学习动能,使理论武装更接地气;以团队熔铸培育协作精神,为事业发展注入活力。正如青年教师陈真乐在活动手记中所写:"当指尖触碰到先辈用过的行军壶,耳畔响起知识竞赛的抢答声,我读懂了‘教科书’之外的党史力量。"
春风化雨润无声,踔厉奋发正当时。继续教育部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持续深化“红色教育+”品牌建设,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在新时代赶考路上书写继教人的担当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