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七院高技能人才培训班在学院举行
近日,来自四川航天技术研究院各单位的135名“工匠们”走进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参加为期8天的高技能人才培训。培训学员由76名高级工、19名技师和40名高特级技师组成。
培训紧密契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十三五人才规划”,结合院科研生产任务实际和高技能人才队伍的现状,进一步提升“工匠精神”,将工匠卓越的职业素养、职业态度和精湛技艺贯穿于高技能人才培训的全过程。培训培训有针对性地安排有专家讲座、大师讲堂、知识回炉、案例研究、现场参观和能力拓展六个环节,深切呼唤培训学员们的工匠精神,积极传播对品质决不妥协、精雕细刻、追求完美的工匠态度以及踏实务实、爱岗敬业的担当精神和价值取向。
航天工程是一个多学科、多专业的综合科技体系,是相互联系的系统工程,不仅技术复杂、研制周期长、质量要求高,而且具有很强的探索性和高风险性。本次培训积极落实集团公司“质量提升工程”的新要求,在专家讲座环节特别邀请了7105厂总质量工程师朱联高、7102厂工艺师李东奇,紧紧围绕重点型号,专题讲解质量系统工程提升,强化高技能人才的技术风险识别与控制能力,提高质量管理能力、确保型号任务完成的保证能力,以实现风险可控,确保各项任务圆满完成。
“工匠精神”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坚定、踏实和精益求精正成为四川航天人新时代的品质追求。在大师讲堂环节,培训班专门邀请了集团公司李兵、周勇和周军三位技能大师,他们倾情分享了自己面对尖端技术、关键技术,不断创新、敢于攻关的艰辛过程,以亲身的经历、朴素的语言和深切的感受深刻诠释了四川航天人顽强的意志和不断占领航天技艺的制高点的“匠心”品质。
航天事业是国家战略性高科技产业,为国家培养高技术人才是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为中国航天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将始终坚持把人才培养与服务国家使命融为一体,努力探索一条弘扬文化与技术创新的发展之路,为祖国的发展培养出一批又一批“能工巧匠”,为“国之重器”背后的铸剑人服好务,以实际行动和更加优异的成绩,为培养和造就一支思想素质高、技艺精湛、能打硬仗的高技能人才队伍,贡献一份力量。
继续教育部 杨林